下一顿吃什么
这无异于在问:“究竟哪些食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当我们去追寻自己孩童时期的味觉记忆时,总是会发现自己记忆中的味道似乎回不来了。哲学领域会认为,食物味觉体验上的变化可能是因为人民的审美欲望得不到满足。”饥饿的人吃什么都是美味的。“美味本就是因灵魂欲望的不满足而被创造的一种审美欲望。
就像在挨饿之后吃上了水果的人和吃上了粗粮的人,日后会对食物的味觉体验下的偏好所产生的相应变化一样。人们对于味觉体验的审美会因为食物的种类出现的场域以及自身所在的场域——那当下的具体认知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无法诞生具体的审美体验,因为大部分的审美内容都被饥饿所带来的最为原始的身体的欲望掩盖了。
扩展我们的讨论范围:想必大家都有一些能够帮助自己在日复一日的寻常生活中,让自己恢复些许神气的癖好。这般的审美欲望就像是在提醒饱腹之后的我们,饥饿依旧并将永远存在,目的是为了消除审美欲望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个体的虚无、灵魂的麻木。
但这种方式只是暂缓了虚无的危机。